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安全 > 正文

网络安全一周安全头条(2023.03.06-2023.03.12)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03-13 】

1. 网安周报 | 证监会新规出台,个人信息保护强化

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强化行业安全要求;最高检强调严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重点关注行业"内鬼";天懋信息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同时,工信部整治APP"静默下载",《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正式印发,共同完善网络安全治理体系。


2.14款热门DSPM工具全面解析,应对云时代数据安全新挑战

随着多云应用常态化、影子数据激增等新型数据安全挑战的出现,数据安全态势管理(DSPM)成为企业必备解决方案。14款热门DSPM工具,包括Sentra、Flow Security、Cyera、Securiti等,这些工具具备数据发现、分类、风险评估和监控防护等核心功能,能帮助企业实现敏感数据可视化、管理数据攻击面、平衡数据利用与保护,并满足GDPR等合规要求,有效应对云时代的复杂数据安全风险。


3.如何成为专业云渗透测试工程师

要成为专业云渗透测试工程师,建议系统学习CSA云安全联盟的CCPTP认证课程,掌握IaaS、PaaS、SaaS不同云服务模型的测试方法。需熟练主流云平台的安全实践,包括IAM设计、VPC规划、安全组配置等。重点培养从云资产发现到基础设施层的渗透测试能力,并通过靶场练习、漏洞复现提升实操技能。同时强调必须遵守法律底线,只对授权目标进行测试。


4. 强化网络安全公共安全属性,筑牢数字时代安全屏障

全国政协委员肖新光在提案中指出,当前我国网络安全面临投入规模与数字经济体量严重失衡、单纯依靠责任制和市场供给难以有效应对国家级网络威胁的突出问题。为此,他建议从两方面着手强化网络安全的公共安全属性:一是确立构建战略优势能力的进取性目标,二是借鉴消防、卫生防疫等公共安全治理经验。


5.防火墙优化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防火墙优化通过分析配置和日志数据提升安全防护效果,其必要性体现在加强安全性、提升网络性能、满足合规要求、降低运营成本和支持安全决策五个方面。优化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报告可视化和警报四个关键步骤。建议企业采用专业的防火墙分析器工具,选择时应重点考察其日志分析、配置检查、安全分析、警报功能、多工具集成和多厂商支持等核心能力。


6.十大SASE解决方案全景解析

SASE作为融合SD-WAN与云安全的新一代架构,正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学习Zscaler、Cato、Akamai、Netskope等十大主流SASE解决方案,涵盖其核心架构、安全能力与全球部署优势,为企业选型提供全面参考。这些方案均具备零信任访问、安全服务边缘等核心能力,助力企业构建安全高效的云化网络。


7.国家数据局正式组建,统筹数据要素体系建设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我国将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该局将整合网信办的数字中国建设、智慧城市协调等职责,以及发改委的数字经济发展、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等职能,统一负责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建设,标志着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


8.ITDR:应对身份安全挑战的主动防御新利器

面对日益严峻的数字身份安全威胁(84%的企业遭遇过身份泄露),传统IAM、PAM等方案虽能管理访问权限,却难以主动检测身份滥用、权限提升等攻击行为。ITDR(身份威胁检测与响应)应运而生,它通过主动监测身份攻击链(如凭据窃取、横向移动),阻断攻击活动,并将防护范围扩展至云环境,与企业现有的EDR、XDR等解决方案形成互补,助力构建更具弹性的身份安全防护体系。


9.2023数据安全技术创新与管理认证研讨会(北京3.16)议程预告

2023年3月16日下午,安全牛将在北京举办“2023年数据安全技术创新与管理认证研讨会”。会议响应“三法一条例”及《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聚焦数据安全技术应用实践,剖析行业需求与现状、展望趋势,还将联合8家代表性厂商发布两份研究报告,为政企数据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10.构建安全软件供应链的四项核心措施

为应对软件供应链安全威胁,企业需建立系统化防护体系:1.建立治理体系,明确CISO职责,制定安全计划;2.加强技术管控,部署供应链管理系统,运用零信任策略,确保可观测性;3.融入开发流程,将安全检查嵌入DevSecOps,贯彻安全编程实践,及时更新补丁;4.重视人员教育,提升工程师安全意识,通过检查清单和协作平台落实安全要求。


11.机密蔓延加剧企业安全风险,四招有效防护

机密蔓延(敏感信息散落存储)正成为企业重大安全隐患,2022年GitHub代码中新增超1000万条机密信息,硬编码机密数量激增67%。这导致数据泄露风险陡增、访问控制失效、数据不一致和检索效率低下。有效防护需采取四大措施:采用集中式机密存储系统、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保护、部署机密扫描工具实时检测、实施基于"需要知道"原则的严格访问控制。


12.新一代工控安全建设需体系化应对,平台化是核心方向

珞安科技关勇指出,工控安全面临四大挑战:工业企业成为高价值攻击目标、网络开放导致暴露面扩大、安全投入不足(占比不足IT投入1-3%)、专业人员短缺。新一代工控安全建设需从单点防护转向体系化平台建设,通过统一安全管理平台实现多安全产品有机融合,并适应工业业务需求特性,同时关注工业数据安全防护和信创适配,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纵深防御能力。